黄帝陵( 二 )黄帝陵周围的考古发现

来源: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黄帝陵周围的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陕西说。据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 图集 · 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1998年)编辑的资料,黄帝陵周围暨黄陵 县境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48处,多数属于仰韶文化遗址,即黄帝时代的文化 遗址。兹转录如下:

1.哪坡岭遗址位于田庄镇南巨头村西500米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0.5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绳纹、刻画纹、附 加堆纹、黑彩陶宽带纹等,器形可辨有钵、罐、盆等。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

2.安沟遗址 位于田庄镇安沟村北侧西200米处。面积约5.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绳纹、线纹、黑 彩三角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罐、盆等。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

3.水拓塬遗址 位于田庄镇东石狮村南200米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2.5米。发现灰坑多处。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夹砂红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 纹、黑彩三角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葫芦瓶等。并采集有石碾磨器。属仰韶 文化半坡类型遗存。

4.冯家河遗址 位于隆坊镇冯家河村西北1公里处。面积约4.5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不详。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绳纹,器形可辨有钵、盆 等。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另有秦汉时期的绳纹筒瓦以及泥质灰陶弦纹或绳纹 罐残片。

5.河腰遗址 位于店头镇河腰村周围。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 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绳纹、线纹、附加堆纹、黑彩鱼纹、几何 纹、辐射条纹、宽带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陶环等。并采集有石研  磨器。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

6.橡柳遗址 位于店头镇橡柳村周围。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 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片,纹饰有绳纹、方格纹、黑彩弧线三角纹等,器形 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缸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7.下翟庄遗址 位于龙首乡下翟村周围。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 米。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绳纹、线纹、黑彩弧线三角纹、 圆点勾叶纹等,器形可辨有钵、盆、罐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8.上翟庄遗址 位于龙首乡上翟村南。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米。地 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以素面为主,尚有绳纹、弦 纹、线纹、黑彩圆点勾叶纹等,器形可辨有钵、盆、罐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 存 。

9.土德路遗址 位于桥山镇土德路2号。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 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红陶,纹饰有细绳纹、弦纹、线纹、黑彩  圆点勾叶纹等,器形可辨有钵、盆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10.上城遗址 位于桥山镇街北侧。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发 现灰坑多处。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线纹、黑彩弧线 三角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陶环等。并采集有打制石片。属仰韶文 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11.石头坡遗址 位于双龙乡石头坡村北150米处。面积约42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约1.2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纹饰有绳纹、方格纹、黑彩弧线三角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纺轮等。属仰韶文化庙底 沟类型遗存。

12.烧火园遗址 位于腰坪乡杨坪村北520米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约0.3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纹饰有线纹、戳印纹、 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杯、罐等。并采集有打制石片。属仰韶文化庙底沟 类型遗存。

13.枣树坪遗址 位于腰坪乡瓦窑坪村北500米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橙黄陶、灰陶和夹砂灰陶,纹饰有线纹、 绳纹、附加堆纹、黑彩圆点勾叶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罐等。属仰韶文化庙底 沟类型遗存。

14.车村遗址 位于店头镇车村西侧。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地 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线纹、绳纹、附加堆纹、黑彩 弧线三角纹、宽带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遗存。

15.陈家岭遗址位于仓村乡陈家岭村北20米处。面积约5.25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不详。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线纹、绳纹、黑彩弧线三角纹等,器 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16.房河沟遗址 位于隆坊镇房河沟村东北300米处。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约1米。暴露灰坑多个。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灰、褐陶片,纹饰有弦纹、绳纹、 附加堆纹、黑彩圆点勾叶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杯等。属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遗存。

17.西检遗址 位于阿党乡嘴头村西100米处。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 约2米。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线纹、绳纹、附加堆纹、黑彩圆点勾 叶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陶杯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18.咀头遗址 位于阿党乡咀头村北。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发 现灰坑多处。地表可见大量泥质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弦纹、绳纹、附加堆纹、黑彩 圆点勾叶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壶、陶环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 型遗存。

19.五交地遗址 位于侯庄乡五交地村西北100米处。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和夹砂红陶为主,纹饰有弦纹、绳纹、刻画 纹、附加堆纹、黑彩白衣圆点勾叶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等。属仰韶 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20.前检遗址 位于侯庄乡寇家河村东300米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和夹砂红陶为主,纹饰有弦纹、绳纹、线纹、附 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21.赵桌遗址 位于田庄镇赵桌村南100米处。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1.2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弦纹、绳纹、刻画  纹、线纹、附加堆纹、黑彩圆点勾叶纹、条带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罐、 杯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22.腰里遗址 位于田庄镇北巨头村东南500米处。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0.8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纹饰有弦纹、绳纹、刻画  纹、戳印纹、黑彩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23.老坟台遗址 位于腰坪乡牙家庄村北500米处。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约1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红陶为主,纹饰有线纹、方格纹、黑彩弧线 三角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24.郑家河遗址 位于隆坊镇郑家河村西北100米处。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 化层厚约1.5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绳纹、黑 彩弧线三角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25.月子塬遗址 位于田庄镇月子塬村南500米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绳纹、黑彩等, 器形可辨有钵、盆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26.斜嘴遗址 位于侯庄乡龚庄村东南200米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和夹砂红陶为主,纹饰有弦纹、绳纹、线纹、黑 彩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杯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27.石岔砭遗址 位于双龙乡石岔砭村西100米处。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约1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绳纹、线纹、弦纹、 附加堆纹及黑、白彩等,器形可辨有钵、罐、尖底瓶等。另采集有石杵。属仰韶文化  遗 存 。

28.狮坪东遗址 位于店头镇狮子坪村东300米处。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约0.3米。暴露有红烧土居住面。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 等,器形可辨有盆、罐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29.杨岭遗址位于仓村乡杨岭村北250米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度不详。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及黑彩等,器形 可辨有罐、瓮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30.宋崖窑遗址 位于龙首乡宋崖窑村西1公里处。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度不详。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线纹、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瓮、罐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31.新庄科遗址 位于店头镇新庄科村北200米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约0.5米。采集有仰韶文化遗存的泥质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等,器形 可辨有尖底瓶、钵、罐等。另采集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夹砂灰、红陶片,纹饰有 蓝纹、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罐等。

32.柳树台遗址 位于腰坪乡新舍村南500米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约1.2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和夹砂红、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器 形可辨有尖底瓶、罐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33.周家坏遗址位于桥山镇周家孤村内外。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 不详。地表遗物丰富,属仰韶文化的有红陶釜、罐残片,石斧、石磨棒等。另有秦汉 时期的泥质灰陶云纹或弦纹罐残片,以及外饰绳纹、内为麻点纹或布纹的板瓦、云纹 瓦当等。

34.五里墩遗址 位于双龙乡五里墩村南50米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 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线纹等,器形可辨 有罐、尖底瓶等。属仰韶文化遗存。另采集有汉代泥质灰陶罐残片及绳纹板瓦。

35.庙胡同口遗址 位于田庄镇北巨头村东300米、东北400米处。分布于村东、 村东北两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12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  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绳纹、线纹等,器形可辨有尖底瓶、钵、盆等。属仰韶文 化遗存。另还发现有汉代的绳纹板瓦、泥质灰陶几何印纹罐残片等。

36.林湾遗址 位于双龙乡林湾村西60米处。面积约9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 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灰、红陶和夹砂灰陶,纹饰有绳纹、蓝纹、附加堆 纹等,器形可辨有罐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37.下鸭遗址 位于双龙乡下鸭子村周围。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 米。暴露有白灰居住面。采集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红、褐陶片,纹饰有麻点纹、蓝 纹、绳纹等,器形可辨有罐、鬲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38.骆驼巷遗址 位于双龙乡骆驼巷村西南1公里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  化层厚1.2米。发现灰坑多处。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灰陶片,纹饰有弦纹、蓝纹、绳纹、 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罐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39. 白石遗址 位于店头镇白石村东北方向。分布于沮河南、北两地,面积约5.8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5米。发现灰坑多处。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灰、红陶片,纹 饰有绳纹、蓝纹、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罐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40.史家河遗址 位于阿党乡史家河村西300米、东北500米处。分布村西、村东北两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暴露有灰坑及白灰居住面。采集有泥质灰陶和夹砂 褐、灰陶片,纹饰有蓝纹、绳纹、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罐、陶环等。属新石器时 代晚期遗存。

41.河地峁遗址 位于阿党乡阿党村北1.8公里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 厚度不详。采集有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蓝纹、绳纹、戳印纹、附加堆纹等,器形 可辨有罐、瓮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42.竹家河遗址 位于降坊镇竹家河村北300米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 层厚约1.4米。暴露有白灰居住面数处。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和夹砂红、灰陶, 纹饰有蓝纹、绳纹、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罐、瓮等。还采集有石球。属新石器时  代晚期遗存。

43.龙首嘴遗址 位于太贤乡龙首嘴村北1公里处。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不详。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蓝纹、绳纹、弦纹、附加堆 纹、麻点纹等,器形可辨有罐、鬲、壶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44.魁张遗址 位于太贤乡魁张村东南1公里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达3米。采集有泥质灰、褐陶和夹砂灰陶片,纹饰有蓝纹、绳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器形可辨有罐、三足器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45. 田家河遗址 位于田庄镇田家河村西500米处。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纹饰有绳纹、蓝纹、 附加堆纹等,器形可辨有鬲、翠、罐、盆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46.张寨遗址 位于侯庄乡张寨村西南20米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约2米。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和夹砂灰、红陶为主,纹饰有蓝纹、绳纹、附加 堆纹等,器形可辨有罐、盆、鬲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47.牛夫嘴遗址位于隆坊镇牛夫嘴村东1.5公里处。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主要有夹砂灰陶,纹饰有蓝纹、附加堆纹等,器形 可辨有罐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48.城峁遗址 位于侯庄乡龚庄村北80米、西南100米处。分布于村北、村西  南两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地表陶片丰富,质地以泥质灰陶为主, 纹饰有蓝纹、方格纹等,器形可辨有罐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由此可见,黄帝陵周围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且新石器文化遗址密集,这 表明该地区是仰韶文化中后期的一个中心地带。由于黄帝陵属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 位,没有在陵区进行考古发掘 仅以上黄帝陵周围考古调查发现已经可以说明,黄帝 陵所在的今黄陵等地区是远古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在黄帝时代,这里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这为黄帝的“人文初祖”地位,提供了具体的考古学背景证据。

上一篇
黄帝陵( 一 )黄帝崩葬桥山
黄帝陵( 三 )黄帝陵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