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咏黄帝陵诗词--清 代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康熙己亥三月奉命祭告黄帝

轩辕氏陵庙恭纪

吴孝登

轩辕膺宝历,兹地启金符。

原庙森如旧,垂裳制未殊。

□迁龙赴口,丹设灶沈珠。

昭代羞口荐,千秋仰帝谟。

紫府治身日,天衢弭节时。

文螭扶步辇,翠凤建珠旗。

蹑景排虚上,长风夹毂吹。

龙髯攀莫及,分鬣长松枝。

谒轩辕陵庙

吴琳芳

弹拂衣冠谒帝茔,环山松柏尚青青。

德参上下无多剩,气奠关河万载宁。

残碣积苔词韵古,华廊挂甲木痕腥。

仰瞻汉武祈仙处,落日迢迢冷露零。

谒轩辕陵庙

范 俊

鼎湖龙去已多年,长有风云护几筵。

万古衣冠藏落照,四山松柏绕苍烟。

功开天地鸿蒙后,道在唐虞揖让前。

当日攀髯臣子泪,惟余寒涧响流泉。

祀轩辕陵恭纪

钟 衡

乌号弓堕旧山川,盛代明禅肃豆筋。

何处衣冠留上古?此时垂拱想当年。

龙车渺渺迎仙夜,虬柏森森挂甲烟。

千载神光严对越,祥云缭绕帝宫前。

从祀恭纪和前韵

杨必名

玉殿环潆玉带川,清卿主岂荐嘉筋。

擒蚩勋峻符今代,告庙功成似昔年。

挂甲高临仙树月,乘龙遥拂宝城烟。

喜逢祀事勤王事,对越真同黼座前。

桥陵恭祭三章

长白世臣

(一)

盛朝崇祀典,奉敕谒桥陵。

庙貌常巍焕,神灵自式凭。

法垂尊帝制,仙驭想龙升。

俨若冠裳在,肃雍将祗承。

(二)

峰绕桥山沮水清,帝陵巍峻柏青青。

漫言当日龙升去,犹对冠裳荐血牲。

(二)

古柏森森不记春,陵宫犹白享明神。

轩辕制起功犹在,常使余波惠子民。

 

  

陈 善

东方鼻祖仰轩辕,陵寝巍然浩气存。

源远千秋流泽阴,神威双手辟乾坤。

蛋尤早灭安华夏,海寇新歼待子孙。

两袖清风深愧怍,客中无计荐鸡豚。

谒轩辕黄帝陵

李维藩

桥山南下沮河过,古柏苍苍枕碧波。

华胥梦还冠服盛,赤龙飞去鼎炉多。

九天仙侣朝金阙,万代子孙响玉珂。

帝德不同天地老,伫看山海变桑禾。

谒陵偶成

李如玉

奕奕桥山接太空,重重松柏起秋风。

不因神圣开天统,尧舜何由允执中?

经桥山下寄怀一二游侣

王太岳

尚识桥山路,雅骖感旧经。

人衰霜径草,客散曙天星。

日晕岚烟紫,秋阴石气清。

萧条怀占意,谁共叩岩扃。

道经桥陵恭谒赋得近体二首

武之亨 (一)

帝昔骑龙去九天,攀髯翘首鼎湖边。

辟开草昧人间世,惆怅云乡亿万年。

石漱沮流清夜响,月临瑶辗翠微妍。

遗弓欲觅虚无里,山水高深总漠然。

(二)

辆辕载牵马骏驳,拜手天颜异代心。

象物图形知魅伏,撑风溜雨听龙吟。

川原未觉洪荒邈,草木凭销岁月沉。

萧萧草霜经远道,云踪去住未堪寻。

谒轩辕庙

允讷

剖破乾坤尚混茫,肇修人纪白轩皇。

开先制器垂千古,通变宜民范百王。

阕县断碑存铸冶,桥陵高冢闷冠裳。

圣功悠久齐天地,蒙利思人永弗忘。

 ( 二 )

衮冕桥陵万古存,灵根地脉接昆仑。

 群峰掩映青霄近,万木森阴白昼昏。

 崇殿仰瞻恒起敬,仙台凝眺暗销魂。

 乘龙古史传奇事,无暇追踪细讨论。

 

 

叶映榴

大荒浮黄云,众山失故黛; 划然川原间,苍翠杂烟霭,居人为予言,桥陵在其内。下车拂征尘,屏息虔再拜。占柏参青霄,树叶如偃盖;黄帝未仙时,此树乃先在。 其余二千株,环陵而向背。 陵庙与树连,云气时爱谜。沮水流其中,触石发清籁。怀古有余情,瞻眺得大概。当年神圣兴,制作史具载。采铜首山巅,铸鼎荆山界;鼎成龙下迎,其说近迂怪。左彻不及从,抱弓致忠爱。凿山葬衣冠,庙祀崇百代。且战且学仙,汉武发深慨;至今祈仙台,芳草尚腌蔼。候神幸缑山,采药遍海外;封禅何纷纷,徒为公孙卖。予意帝至尊,不仙亦何害?  缅彼垂裳年,古今共嘉赖。不死今有冢,此言良大快! 惟有柏长生,风雨勿能坏。

 

谒桥山黄帝庙

艾若兰

轩帝飞升不记年,桥山明月夜空悬。

瑶台寂寞生春草,玉冢荒凉笼暮烟。

人文代换江河逝,庙貌更新俎豆鲜。

迷却衣冠无觅处,千秋得拜衮衣前。

谒轩辕庙

李 暄

万里涉江汉,分符入河西。

黄帝衣冠地,其说至今迷。

有无神仙侣?层台自云齐。

制作开万古,洪荒事有稽。

唐虞与三代,先天奠蒸黎。

六相佐鸿烈,礼乐赞百揆。

鼎成龙垂髯,荒忽不必泥。

圣人自穆穆,何劳青云梯?  

闷宫肃万象,柏林郁惨凄。

 一时君臣际,巍焕高难跻。

 禹功后世赖,空尔告玄圭。

登桥山

李 暄

行随竹马入秦关,东望桥山霄汉间。 

龙去九天扶日月,云归玉冢覆河山。

仙台百尺堪登眺,古柏千寻足解颜。

 我欲乘风凌帝阙,访寻仙侣不知还。

 

 

李 暄 其一

人在先天混沌初,从中一辟道无余。

 似闻风雨龙当下,想见洪蒙气可嘘。

挂甲去来酣涿鹿,迎仙曾否幻蘧庐?

多年留得山头树,冉冉乘风气可徂。 

其二

乘龙天上事多奇,荒史由来未可訾。 

黯淡千年松柏在,森阴一道鬼神为。

 莫言铸鼎公孙幻,尚系迎仙脱屣思。

不是郊雍能见帝,于今安得奉明祠?

谒轩辕庙

刘钦顺

白日乘龙不复返,空余遗服寄尘寰。

开先文物三才定,拨乱旌旗万古看。

瑞鸟不来高阁寂,灵根既老广庭寒。

 野烟翠柏旧山下,别有天地非人间。

 

 

范 璐 (一)

万物了鸿蒙,双函适子丑。

至人自神灵,创家如父母。

此事可不没,上天于何有?

六龙御帝符,控握终在手。

垂髯复谁命?而乃供奔走。

小臣岂愚惑?攀号徒某某。

蜕尽古今人,既葬必非寿。

莫言是衣冠!草木当速朽。

胡为峙华巅?得藉神仙口。

( 二 )

虬柏青铜姿,风敲四时响。

肃然恭敬生,首出群生上。

山以古则灵,道由天不往。

迎仙谁有台,云何失意想?

蚩尤闻有星,云何照苍莽?

挂甲树成翁,长揖呼老丈。

 

 

毛 澄

轩辕宫殿玉山西,瑶水曾巡八马蹄。

万国爻闾王会少,七雄裨海霸图低。

从知斗蚌无生鹬,须知连鸡有骇犀。

日入虞渊天所覆,不应空恃一丸泥。

桥山夜月

丁 瀚

雨洗山偏净,风吹月未阑。 

光分千里碧,影落一池寒。

 只向云中觅,谁从水底看。

高崖非采石,醉后捉为难。

桥山夜月

张绍先

一月悬冰镜,千山捧玉盘。

凿泉徒笑俗,怀月不胜寒。

夜静波光出,沙明驿路看。

何须肴共酒,携赏历层峦。

沮水秋风

丁 瀚

飒飒风初拂,寒从水上来。

谁知秋未老,不信节先催。

山骨疑翻瘦,云鳞顿觉开。

此心同皎洁,妙处静中该。

沮水秋风

张绍先

沮水环城过,秋初欲冷秋。

凌波风势急,砭骨客心愁。

吟树声偏静,停云影渐收。

新凉余一味,总在此中流。

南谷黄花

牛光斗

翟道南郊外,山高夹谷深。

野花开石蹬,艳色丽瑶岑。

云覆一川锦,风摇万点金。

桃源虽烂熳,不及此清阴。

南谷黄花

丁瀚

谁把东篱色,移来南谷香。

寒花开太早,秋士兴偏狂。

 唤醒繁华梦,甘居寂寞乡。

洁心堪味道,风骨不知霜。

南谷黄花

张绍先

蕊是精金散,偏宜暗谷香。

 根原丽火德,色实据中央。

 不受红尘扰,能留晚节芳。

 南山应共咏,知尔几经霜!

 

黄花谷口西园

萧如薰

清晓入华林,亭幽竹更深。

 蝉声咽新雨,时月乍惊心。

作客疑非客,援琴不鼓琴。

 陶潜余兴在,白发任教侵。

夏日黄花谷西园

张暨辰 其一

松涛柳浪翻空,发散襟披自啸。 

朝来爽气轩昂,高阁曦升东照。

其二

筵转堂开绿映,水村山郭为邻。

 长夏征轺暂憩,禽鱼花竹亲人。

 

西 

刘尔怡

满目凄风一草莱,黄花谷口旧亭台。

晴天楼阁层城尽,阴雨旌旗战地来。

 燕语不闻春尚到,泉声如咽花还开。

 百年天地沧桑异,山月苍茫望转哀。

 

黄花谷

刘 楫

隔水城南谷,谷中事事奇。

黄花欺白眼,绿树盖清池。

每值峰低处,有时云补之。

不须劳鬼斧,一洞自生芝。

凤岭春烟

丁 瀚

共道春明媚,谁知亦异同。

水光浓淡外,山色有无中。

带雾几疑雨,连云不惹风。

迷离堪人画,妙理问天工。

凤岭春烟

张绍先

岭占威风势,偏惹一溪烟。 

翠色笼深壑,微光罩远川。

媚添朝雨后,辉爱夕阳前。

幸得凭高览,和鸣了万缘。

 

龙湾晓雾

丁 瀚

飞尘如海气,弗雨亦潺潺。

岸阔风偏细,山多云自闲。

不知疑豹泽,莫怪说龙湾。

昔日曾留咏、高枝未许攀。

龙湾晓雾

张绍先

乘龙迹已渺,志地去龙湾。

香雾空腾水,寒光半隐山。

人疑迷路远,鸟觉倦飞还。

捧出扶桑日,霏霏到处删。

过龙湾有感

杨素蕴

不到龙湾十五年,寒山秋水尚依然。 

惟有孤村不似旧,满川衰草碧连天。

北桥净雪

丁 瀚

爱此称廉石,严寒雪亦消。

落花偏不受,凉月转相招。

地僻人谁扫,心坚志勿摇。

让他飞絮柳,风急上云霄。

北桥净雪

张绍先

何年留净石,雪至望中消。

任尔能圭璧,难侵此介标。

不燃几自熟,著水倩谁浇。

扫径同情否?寻踪到北桥。

汉武仙台

丁 瀚

按迹今仍古,登临识几回。

依稀承露掌,仿佛赋诗台。

月冷苍台湿,风寒旧事灰。

仙踪诚许接,曾否到尘埃。

汉武仙台

张绍先

汉武曾巡朔,相传旧筑台。

灵飞情独契,味道志偏恢。

 果否冲天去?依稀拨雾来。

 几时邻绝壁?端的净尘埃。

 

祈仙台

寇绍先

满山翠柏望桥陵,上有仙台类九层。

夜夜惟留明月照,年年只见白云兴。

丹成宝鼎龙腾久,桃熟瑶池凤莫凭。

何事汉皇生异念,筑高登眺盼飞升!

 

 

寇绍先

风光满目旧山河,翠锁黄陵此不磨。

水过山空基尚在,冢荒烟淡草偏多。

衣冠虚葬人传久,龙驾飞升事恐讹。

汉武登临追往迹,轮台诏下鬓双皤。

和张三丰谒桥陵韵

李 暄

桥北山头黄帝陵,万峰环抱晚烟轻。

 鼎湖不断乌号泪,龙髯空余古柏青。

绮殿依然留诗句,琼台何处觅霞城。

 道人曾说亲相问,羽化云腾未易明。

和张三丰

薛柱斗

衣冠葬处号桥陵,九转丹成四海轻。 

古柏森森金仗合,林风飒飒玉玻清。

由来帝道通仙道,果是佳城即化城。

何日归田容一过,执经桥畔问真明?

和张三丰

张凤孢

高顶巍然黄帝陵,衣冠寂寞暮烟轻。

桥山耸峻千年峙,沮水潆洄万载清。

乌号当时传盛事,龙髯此日见佳城。

祈仙台畔留仙句,今古惟余夜月明。

和张三丰

张凤种

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

龙盘万代开王会,凤历千秋肇大清。

地葬衣冠留胜迹,天生山水卫佳城。

祈仙汉武今何在,炳炳日星昼夜明。

次三丰原韵

李维藩

秦川北斗有桥陵,沮水星环剑气轻。

 日月光同文物盛,乾坤氛逐武戈清。

龙飞玉露寒苍柏,鼎铸金波满赤城。

 可惜汉家雄略主,不将帝德望昆明。

桥陵怀古

兰 熏 其一

渐远结绳治,肇开制作源。 

经纶垂百代,皇古尊轩辕。

其二

轩辕伟烈保安留,涿鹿山前破蚩尤。

武功一耀干戈戢,文教覃敷海宇柔。

銮舆西狩御西士,宫阙巍巍崇九五。

一自龙驭远归天,桥陵玉冢至今传。

 望望桥陵今古在,为说乘龙近迂怪。

 还将乌号托遗弓,何事汉人乃附会?

 

登汉武祈仙台

李复心

武帝祈仙尚有踪,高台筑向翠微峰。 

金丹仿佛云中授,绛节虚无梦里逢。

几见真人来跨鹤,犹闻羽士说攀龙。

至今寂寞空山上,明月依然照古松。

 

黄陵古柏

丁 瀚

剑舄精灵在,环山柏作城。

东西无草色,上下有风声。

本是栖鸾质,还留挂甲名。

扶持藉神力,根老似骑鲸。

 

 

黄陵古柏

张绍先

老柏虬龙化,盘根绕帝陵。 

风从南谷响,雾自北桥凝。

 挂甲宁无据,栖鸾绰有凭。

 精灵留剑舄,仿佛话飞升。

 

黄陵古柏

牛光斗

轩帝登天去,陵高耸柏林。

风声同鹤唳,日影带云阴。

 叶拂晴霄翠,根盘石窦深。

仙踪应在此,踏葛一相寻。

轩辕柏

刘尔怡

轩辕庙前挂甲柏,霜根铁节坚如石。老干挺直五十围,枝叶密排三千尺。功开混沌先天地,造物合当存爱惜。南接华岳通云气,风来呼吸吞太白。 缥缈三丰竟若何,此树到今尚矍铄。传记莫考栽植年,鸟飞兔走青漠漠。孤高自是神工力,盘踞似得巨灵托。 我今再拜揖仙翁,茹叶掇英可飞空。九天若见骑龙人,道我还丹更御风。

桥陵古柏赋

刘尔悸

维上群之列域兮,山刷蛎以多奇耸子午之衍灵兮,历双钟而分支合山川以右嵘兮,风凰高峙于西陂揖衙岭而忽止兮,诸峰环卫而拱之王气郁郁万年兮, 相传轩辕衣冠藏于斯。周穆驭八骏登太  行兮,越汉武祈仙而立祠。乃筑台榭,爰作宫宅。周亿丈之城,植千种之柏。山丰土厚,祥萃地脉。时有云气以布渡,挹  朔风而沾雨露泽。闰魏晋与五代,奄唐宋以为晨夕。经岁历祀,瑞霭氤氲。高者参天,低亦拂云。干亭亭以直上,枝丝丝  而旋纹。叶丛蔚而攒秀,气芯芯吐芬。非烟非雾,亦青亦苍。黛横半岭,绿堆高冈。萑苇疑凝素于千顷,藻苹似涵碧于汪洋。经回风而翻黯,色屡变而复黄。俯圣人之  幽宫,翳森排于鼎湖之旁。傲四时而常  贞,曾不畏雪霞与冰霜。当夫青阳布令,勾芒鞭春;木欣欣以就荣,草芊芊分向 新。旭目始旦,上女缤纷;骚人墨客,公子王孙;携酒木以登高,或藉草以作茵。踏树影之参差,灼百寻之龙鳞。醉飘飘而若仙,拾翠色以修真。既而潺暑炎蒸,火云四吐;山川惇焯,热欲焦土。厚阴叠 覆,如坐广宇。凉飓生寒,恍闻风雨。夜既沉而淹留,昼长啸而起舞、若夫梧桐惊 落于一叶,霜林点缀夫秋容;桂影婆娑, 浩魄当空。周匝密布,四望皆同。山高月小,滚滚水中。练曳龙首之口,珠耀水晶  之宫。问天柱之远近,信广寒之可通。至 若北风盛发,彤云欲雪;天地一抹,人  迹断绝,枯枝秃干,六花凝结;如虎豹蹲, 如冰柱折。尔乃扫雪石,和玉屑;流脂可煮,爽气堪挈。俨问道于崆峒,叩广成以秘诀。乱曰:昆仑西来,奠桥陵兮。二流环合,漆沮澄兮。轩黄之藏,风气凝兮。 龙髯莫攀,邈独留此佳城兮。翠柏烟含, 时有仙人飞腾兮。青青者叶,应圣人生 兮。天开有道,翊我皇清兮。和气嘉祥, 色葱葱其滋荣兮万国享王,销戈兵兮。卜年下世。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兮。

 

  

李 喧 其一

众树隐高阁,连山云未开。

 风花吹不定,水鸟去仍回。

翠映亭边竹,红翻雨后梅 

 沮阳多俊士,好与共衔杯。

其二

万木萧森里,云山四座中   

秋风寒蟋蟀,急雨落梧桐

榴缀疏枝小,鱼翻碧浪红。

 醉来凭栏立,怀古意何穷

暖泉园春饮

张凤种

从游春谷暖,画阁依云瞻。

风定池为镜,日临柳作帘。

群花围木槛,好鸟唤茅檐。

已醉犹余兴,寻沽向酒帘。

暖泉集饮

刘尔怿

夏圃幽亭花气新,宾筵高会此良辰。

太平弦歌深随酒,薄暮松涛乍近人。

北海追从堪自信,武陵去住总非真。

醉来击鼓将军起,慷慨犹谈百战身。

暖泉芍药盛开兰滋侄

邀同张九苞六翮艾端生饮花下

刘尔怡 其一

夕日含轻照,高林接远风。

为欢寻五老,爱客傍花丛。

莺巢柳更弱,鱼戏波先红。

谷口川如掌,四围山色同。

其二

池咽泉声急,烛摇花架明。

半年今夜酒,七十老人情。

香露沾重袂,昏钟度古城。

尚能花下坐,杯到为君倾。

 

九月九日同杨退庵中丞公张子吉孝廉赵秋水 刘敬公文学登晋废藩台阁有怀桥山沮水

张凤孢

荒郊秋色草萧萧,此日乡心倍寂寥。 

落帽正愁华发短,登高且喜故人招。

晋王宫阙寒烟回,秦国关河客路遥。

极目桥山沮水畔,好将归去伴渔樵。

 

五老社

李 暄

五老社在五柳前,庞眉苍颜七旬年。 

一朝勋业等浮云,不惯折腰乞人怜。

 蝉歇菊绽金风至,白毛戌戎澄秋气。

 不惜白发染丹林,百壶未醉非君意。

落花如雨沧州外,千株垂柳一青盖。

 不衫不巾驴背上,高吟梁父发清籁。

 我为簪缨日鞅掌,羡君耆英真豪爽。

 山灵休嫌风尘吏,相邀花月延清赏。

 

  

韩必显

览胜鸣金上,瑶台倚印峰。 

沮流吞巨壑,桥耸傍元踪  

日观河山胜,云衢冠盖逢。

登高应有赋,飞旗漫相从。

插剑石诗

刘钦顺

气吞宇宙前无古,况复关河百二重。

六国既收四海一,独留长剑倚晴空。

 

 

刘 熵

钟送夕阳落暮空,一尊高坐意不同。

重楼四面邀明月,垂柳千条送好风。 

忽听琅玕敲竹韵,翻思珠玉唾诗筒。

看他世上梦梦者,钱癖何如酒兴浓。

 西 

刘尔怿

野服幅巾青布鞋,桃花细路引丹崖。

水从高处堪栽稻,钱于完时且卖柴。

伊尹不曾要鼎俎,梁鸿何况有荆钗? 

 山深可免征书到,省得寒冬与计偕。

 

登西山

刘尔悸

中峰插天起,突兀耸危峨。

盘折自南来,西比奔万壑。

川流乱地脉,丹崖互参错。

险涩樵不通,峭立如刀削。

山色瞑四望,高风势急薄。

日夕云出岭,沉黑景弥恶。

惨黯雨中树,隐隐露山脚。

既骇逸群兽,山鬼复畏却。

谢公欲有问,仰首近苍漠。

 

 

南城怀古

刘尔悸

鄜時昔何处,遗祠久不闻。 

草明衙岭月,山宿印台云。

三世山河改,千年王伯分。

几番寻故老,寂寞忆秦文。

 

  

刘倬

南北亘长岭,纵横列万山。 

桥陵今古在,驰道有无间。

地折庆延回,源分漆沮潺。

秦皇开凿后,路上几人还。

 

落叶恋本根

丘逢甲

天下万山祖,其名曰昆仑。 

昆仑有南支,万里趋越门。

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 

 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

 

故国春

丘逢甲

如此江山竟付人,干戈留得苦吟身。

乱云残岛开诗境,落日荒原泣鬼磷。

埋碧可怜黄帝裔,杀青谁作素王臣。

请将风雅传忠义,斑管重回故国春。

 

 

   

丘逢甲

天下汹汹党人死,神师一呼群盗起。 

此时理乱都不闻,心醉君家老孺子。

 欲为孺子吾不能,短衣匹马秋呼鹰。

 袖中一卷英雄传,落日来登黄帝陵。

 

  

马君武

西来黄帝胜蚩尤,莫向森林问自由。

 圣地百年沦异族,夕阳独自吊神州。

为奴岂是先民志,纪事终遗后史羞。

 太息英雄浪淘尽,大江呜咽水东流。

 

秋 瑾

黄河源溯浙江潮,卫我中原汉族豪。

 莫使胡奴留片甲,轩辕神胄是天骄。

   

秋 瑾

死殉同胞剩血痕,我今痛哭为招魂。 

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黄帝四首

梁启超

赫赫我祖名轩辕,降自昆仑山。 

北逐德鬻南苗蛮,驰驱戎马间。

 扫攘异族定主权,以贻我子孙。

嗟我子孙勿忘勿忘乃祖之光荣。

温温我祖名轩辕,世界文明先。

考文教算明历元,还将医药传。

 科学思想寻厥源,文明吾最先。

 嗟我子孙遗传继续乃祖之光荣。

巍巍我祖名轩辕,明德一何远!  

辟亚洲第一国,布地金盈寸。

 山河锦绣烂其明,处处皆远念。

 嗟我子孙保持勿坠乃祖之光荣。

绳绳我祖名轩辕,血胤多豪俊。

 秦皇汉武唐太宗,寰宇威棱震。

至今白人说黄祸,闻者颜为变。

 嗟我子孙发扬蹈厉乃祖之光荣。

读史二十首之三

王国维

惨惨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 

铜头铁额今何在,始信轩皇苦用兵。

上一篇
历代咏黄帝陵诗词--望桥山黄帝宫
历代咏黄帝陵诗词--暖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