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文献资料(13)--管子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管子》,托名春秋初期齐国管仲所作,实为战国时齐国稷下学者之作,部分为汉人增附。今存76篇。有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近人郭沫若等集校等。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百子全书》本。
卷一四五行
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苍龙而辨于东方,得祝融而 辨于南方,得大封而辨于西方,得后土而辨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之至。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票者。苍龙辨乎东方,故使为工师。祝融辨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辨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 为李。是故春者工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 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卷一五任法
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 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
卷一六封禅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 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義氏封泰山,禅云云; 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 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 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卷一八桓公问
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
卷二三地数
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 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为一家。”黄帝曰:“以若言可得闻乎?”伯高对 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君谨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 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 十年,而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 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
卷二四轻重戊
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肱]胃之病,而天下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