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文献资料(51)--抱朴子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抱朴子》,晋葛洪撰。内篇20卷,外篇50卷。葛洪(284—364),东晋理论家、 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其所著《抱朴 子》,内篇言神仙方药、养生祛邪,外篇论治国理政、人间得失,将儒教与神仙之说  结合在一起。有《道藏》、《四库全书》、《百子全书》等版本。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 今人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本。

卷三对俗

故太昊师蜘蛛而结网,金天据九雁以正时,帝轩俟凤鸣以调律,唐尧观莫英以知月。 

卷四金丹

抱朴子曰:按《黄帝九鼎神丹经》曰,黄帝服之,遂以升仙。又云,虽呼吸导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黄帝以传玄子,戒之曰:此道至重,必以授贤。苟非其人,虽积玉如山,勿以此道告之也。

卷六微旨

而俗人闻黄帝以千二百女升天,便谓黄帝单以此事致长生。而不知黄帝于荆山之下,鼎湖之上,飞九丹成,乃乘龙登天也。黄帝自可有千二百女耳,而非单行之所由也。

卷八释滞

昔黄帝荷四海之任,不妨鼎湖之举。

轩辕之临天下,可谓至理也,而广成不与焉。 

卷一〇明本

黄帝能治世致太平,而又升仙,则未可谓之后于尧舜也。 

卷一二辨问

黄帝先治世而后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古之帝王,刻于泰山,可省读者七十二家,其余磨灭者,不可胜数,而独记黄帝仙者,其审然可知也。

人情莫不爱红颜艳姿,轻体柔身,而黄帝逑笃丑之娱母……人各有意,安可求此 以同彼乎?

卷一三极言

昔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灵,可谓天授自然之体也,犹复不能端坐而得道。故陟 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至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谘涓子,论导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公、岐伯,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 则书青鸟之说,救伤残则级金冶之术。故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遂升龙发高跻,与天地乎周极也。

或曰:黄帝乃仙者,桥山之冢,又何为乎?抱朴子答曰:按《荆山经》及《龙首记》皆云黄帝服神丹之后,龙来迎之,群臣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其几杖,立庙而祭 之;或取其衣冠,葬而守之。《列仙传》云:黄帝自择亡日,七十日去,七十日还,葬 于桥山。山陵忽崩,墓空无尸,但剑舄在焉。此诸说虽异,要于为仙也。言黄帝仙者, 见于道书及百家之说者甚多,而儒者不肯长奇怪,开异涂,务于礼教,而神仙之事, 不可以训俗,故云其死,以杜民心耳。

卷一八地真

昔黄帝东到青丘,过风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以劾召万神。南到圆 陇阴建木,观百灵之所登,采若乾之华,饮丹峦之水。西见中黄子,受《九加之方》。 过崆峒,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北到洪堤、上具茨,见大隗君、黄盖童子,受《神芝图》。还陟王屋,得《神丹金诀记》。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于玉堂,请问真一之道。 皇人曰:子既君四海,欲复求长生,不亦贪乎?其相覆不可具说,粗举一隅耳。

外篇卷一四用刑

逮于轩辕,圣德犹高。而躬亲征伐,至于百战。僵尸涿鹿,流血阪泉,犹不能使 时无叛逆,载戢干戈。

上一篇
黄帝的文献资料(50)--古今注
黄帝的文献资料(52)--神仙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