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帝陵祭祀传承
来源: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
创作时间:
轩辕黄帝开中华历史之先河,创中华文化之源头,被奉为“人文初祖”。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据《竹书纪年》及《博物志》载:“黄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黄帝祭祀便从此开始,据《礼记》记载:虞、夏、商、周都祭祀黄帝。此后,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直至当代,对黄帝的祭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历经千年而不衰。随着历史的演变,黄帝陵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国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共谋祖国统一,开创美好生活的一项重大活动。2006年,黄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5年至1993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每年盛大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文革期间曾中断,1980年恢复清明公祭活动。1994年至今,每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港澳台代表、各兄弟省市代表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1988年起,黄陵县政府开始组织举办有规模化的重阳节民祭活动,使黄帝陵祭典形成清明公祭、重阳民祭两大系统的祭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