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缅怀人文初祖,传承千年根脉,守护中华文明,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月3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媒体团一行走进渭南白水县,探访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仓颉庙及千年古柏群。白水县仓颉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黄帝时期造字圣人仓颉的葬地和纪念地,被誉为“中华汉字之源”。
4月3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在渭南白水县仓颉庙启动。50余家国内外媒体参加,将赴黄陵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深入西安等地。活动借助新技术推融媒产品,联动多方外宣平台多语种传播,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 (2025年1月9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前夕,黄陵县推进环境整治与氛围营造。主干道灯杆龙旗招展,重点区域宣传标识翻新,18万盆时令花卉以主题造型亮相。当地投入2000余人次开展精细化治理,将以“天蓝、水清、路净、景美”的面貌,迎接海内外华人共祭人文初祖。
时间:4月4日(清明节)九时五十分;地点: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第一项:全体肃立击鼓鸣钟;第二项:唱《黄帝颂》;第三项:敬献花篮;第四项:恭读祭文;第五项: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第六项:乐舞告祭;第七项:龙飞中华;
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临近,祭祀演出进入现场合成排练。近700名演职人员来自艺术团和高校,排练《黄帝颂》合唱、《乐舞告祭》等节目,注重动作、队形及道具协调。总导演称要用汉唐乐舞精髓展现国家祭祀规格,彰显中华文化底蕴。公祭典礼含击鼓鸣钟等环节。
黄陵县:保护古树名木 守护“绿色文物”记忆 古树名木以年轮为卷,封存着华夏文明的独特密码。它们散布在城市、乡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留下了峥嵘岁月的印记。
3月25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浩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一处处长赵虹,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副处长吉蕾,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王如冰出席。
是否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