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通天(72)
来源:黄帝内经
创作时间:
【题解】
本篇根据人的禀赋不同、阴阳属性差异,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等五种不同类型,并分别描述了他们在意识、性格上的特征,提出了因人施治的法则。篇中认为,人体的素质,有阴阳气血偏多偏少之分,皆出于天然禀赋,所以篇名《通天》。本篇对五种类型的人的意识及性格特点的描述有客观的事实根据,而五种类型的划分却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哲学的文化特征,古希腊伟大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关于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则与古希腊四元素说密切相关,是四元素说在医学上的运用。可见,各民族的医学与其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阴阳和平这一类型,反映了《黄帝内经》作者对黄老道家价值观的认同与推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
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①,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注释】
①凡五人者:张景岳:“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者,非如经络之三阴三阳也。盖以天禀之纯阴者太阴,多阴少阳者曰少阴,纯阳者为太阳,多阳少阴者为少阳,并阴阳和平之人,而分为五态也。”
【译文】
黄帝问少师说:我曾经听说人有阴与阳的不同,什么是属阴的人?什么是属阳的人?
少师说: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都离不开五行,人也和五行相应,并不是仅有相对的一阴一阳而已。这只是大概一说,至于其复杂情形,用语言难以说清。
黄帝问:希望听到大概的情况,有贤人圣人,他们是否能够达到阴阳平衡呢?
少师说:人大致可以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人,他们的形态不同,筋骨强弱,气血盛衰,也各不相同。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
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①,好内而恶出②,心和而不发③,不务于时,动而后之④,此太阴之人也。
【注释】
①下齐:是形容谦虚下气,待人周到,假装正经。下,谦下。湛湛:深貌。这里是形容深藏险恶之心。马元台:“下齐湛湛,内存阴险,外假谦虚,貌似下抑整齐。”
②好内而恶出:就是好得恶失,喜进不喜出。马元台:“内,同纳。好纳而恶出者,有所得则喜,有所费则怒也。”
③心和而不发:指心情和顺,而不外露,即“喜怒不形于色”。
④不务于时,动而后之:即不识时务,而只知利已,看风使舵,行动后发制人。张景岳:“不务于时,知有己也。动而后之,不先发也。”
【译文】
黄帝说:那不同情况,可以让我听听吗?
少师说:属于太阴的人,性情贪婪不仁厚,表面谦虚,假装正经,内心却深藏阴险,好得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只知利己,看风使舵,行动上惯用后发制人的手段。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太阴之人。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①,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②。此少阴之人也。
【注释】
①亡:泛指损失、不幸之事。
②心疾而无恩:对人心怀妒嫉而忘恩负义。疾,妒忌。
【译文】
属于少阴的人,贪图小利,而有害人之心,看到别人有了损失,就像拣到便宜一样高兴,好伤人,好害人,看到别人光荣,就恼怒,心怀嫉妒,没有同情心。有这些特征的,就是少阴之人。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①,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②,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③,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注释】
①于于:自满自足。《庄子·盗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疏:“于于,自得之貌。”
②志发于四野:形容好高骛远。
③为事如常自用:指常常意气用事,而自以为是。如,通“而”,转接连词。
【译文】
属于太阳的人,平时自鸣得意,好讲大事,无能却空说大话,言过其实,好高骛远。行动不顾是非,做事经常自以为是,做事虽然失败,却没有后悔之心。有这些特征的,就是太阳之人。
少阳之人,提谛好自贵①,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注释】
①提(shì)谛(dì):审慎。张景岳:“提谛,审而又审也。”即反复考查研究,做事仔细。
【译文】
属于少阳的人,做事审慎,好抬高自己,有了小小的官职,就自以为了不起,向外宣扬,好交际,而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有这些特征的就是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①,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②,是谓至治③。古人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注释】
①婉然从物:善于顺从和适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婉然,和顺貌。
②谭而不治:用说服的方法以德感人,而不是用强力的方法以统治人。谭,同“谈”。
③至治:即最好的治理方法。至,极。
【译文】
属于阴阳和平的人,生活安静,心安无所畏惧,不追求过分喜乐,顺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遇事不与人争,善于适应形势的变化,地位虽高却很谦虚,以理服人,而不是用压服的手段来治人,具有极好的治理才能。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阴阳和平之人。古代善用针灸疗法的医生,观察五类人的形态,分别给以治疗。气盛的用泻法,气虚的用补法。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注释】
①小胃而大肠:即胃小肠大。张景岳:“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小肠为传送之腑,胃小则贮藏少,而气必微,小肠大则传送速而气不畜,阳气既少,而又不畜,则多阴少阳矣。”据此,肠是指小肠而言。
【译文】
黄帝问:针治五种形态的人,是怎样的?
少师说:属于太阴的人,阴偏多,却无阳。他们的阴血重浊,卫气涩滞。阴阳不调和,形体表现为筋缓皮厚的特征。像这样的人,不用急泻针法,就不能去除他的病。属于少阴的人,阴多阳少,他们的胃小而肠大,六腑的功能不协调。因为他的足阳明经脉气偏小,而手太阳经脉气偏大,一定要审慎调治。因为他的血容易耗损,他的气也容易败伤。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①,阴阳皆脱者,暴死②,不知人也。
【注释】
①阳重脱者易狂:虚阳浮越,易发狂躁,为阳气欲脱的先兆。《素问·腹中论》:“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
②暴死:有二义,一指突然死亡;一指突然不省人事的假死,急救得当,尚能回生。
【译文】
属于太阳的人,阳多阴少。一定谨慎地进行调治,不能再耗损其阴,只可泻其阳。阳大脱就易发狂躁,如果阴阳都耗损就会突然死亡,或不省人事。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①。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注释】
①“多阳”两句:络脉浅,在表属阳;经脉深,在里属阴。多阳,指络脉大。少阴,指经脉小。张景岳:“经脉深而属阴,络脉浅而属阳,故少阳之人,多阳而络大,少阴而经小也。”
【译文】
属于少阳的人,阳多阴少,经脉小而络脉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在治疗时,应当充实阴经而泻其阳络,但是单独过度地泻其阳络,就会迫使阳气很快的耗损,以致中气不足,病也就难以痊愈了。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阳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译文】
属于阴阳和平的人,他们的阴阳之气和谐,血脉调顺。在治疗时,应当谨慎地观察他的阴阳变化,了解他的邪正盛衰,看明他的容颜表现。然后细审是哪一方面有余,哪一方面不足。邪盛用泻法,正虚用补法,如果不盛不虚,就治疗病证所在的本经。这就是调治阴阳,辨别五种不同形态人的标准。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
少师答曰:众人之属①,不如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注释】
①众人: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而言,与五态之人不同。
【译文】
黄帝问:与五种形态的人,素不相识,乍一见面,很难知道他们的作风和性格属于哪一类型的人,应怎样来辨别呢?
少师回答说:一般人不具备这五种人的特性,所以“阴阳二十五人”,不包括在五态人之内。因为五态之人是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类型,他们和一般人是不相同的。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然黑色①,念然下意②,临临然长大③,胭然未偻④。此太阴之人也。
【注释】
①瑟器(dǎn)然:形容面色阴沉的样子。默,黑色。
②念然下意:指故作姿态,谦虚下气。张景岳:“念然下意,意念不扬也。即上文‘下齐'之谓。”
③临临然:《广雅·释诂》:“临,大也。”马元台:“临临然,长大之貌也。”
④胭然未偻:形容假作卑躬屈膝的姿态,并非真有佝偻病。张景岳:“腘然未偻,言膝腘若屈,而实非佝偻之疾也。”
【译文】
黄帝问:怎样分别五种形态的人呢?
少师说:属于太阴的人,面色阴沉黑暗,而假意谦虚,身体本来高大,却卑躬屈膝,故作姿态,而并非真有佝偻病,这就是太阴之人的形态。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①,固以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注释】
①清然窃然:清然,是形容言貌好像清高的样子。窃然,指行动鬼祟,偷偷摸摸,即上文“贼心”的表现。张景岳:“清然者,言似清也。窃然者,行为鼠雀也。"
【译文】
属于少阴的人,外貌好像清高,但是行动鬼祟,偷偷摸摸,深怀阴险害人之贼心,站立时躁动不安,显示出邪恶之象,走路时状似伏身向前。这是少阴之人的形态。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①,反身折胭②。此太阳之人也。
【注释】
①轩轩储储:形容高贵自尊,骄傲自满的样子。张景岳:“轩轩,高大貌,犹俗谓轩昂也。储储,畜积貌,盈盈自得也。”
②反身折胭:是形容仰腰挺胸时,身躯向后反张,膝窝随之曲折的样子。张景岳:“反身折胭,言仰腰挺腹,其胭似折也,是皆妄自尊大之状。”
【译文】
属于太阳的人,外貌表现高傲自满,仰腰挺胸,好像身躯向后反张和两胭曲折那样。这是太阳之人的形态。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译文】
属于少阳的人,在站立时惯于把头仰得很高,行走时惯于摇摆身体,常常反挽其手于背后。这是少阳之人的形态。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①,随随然②,题题然③,愉愉然④,璇璇然⑤,豆豆然⑥,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注释】
①委委然:雍容自得貌。
②随随然:顺从貌,指善于适应环境而言。义同上文“婉然从物”。
③题题(yóng)然:态度严正而又温和貌。
④愉愉然:和颜悦色貌。
⑤璇璇(xuán)然:目光慈祥和善貌。
⑥豆豆然:举止有度,处事分明貌。
【译文】
属于阴阳和平的人,外貌从容稳重,举止大方,性格和顺,善于适应环境,态度严肃,品行端正,待人和蔼,目光慈祥,作风光明磊落,举止有度,处事条理分明,众人都说有德行。这是阴阳和平之人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