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逆顺(55)

来源:黄帝内经

创作时间:

【题解】

本篇说明人体经脉之气的运行有逆有顺、脉象有盛有衰、针刺有原则大法。针刺时应根据经气的逆顺、脉象的盛衰、疾病的具体情况,把握时机,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如篇中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失时机地刺其病之未生、刺其未盛、刺其已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此者为顺,否则为逆,故以《逆顺》名篇。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

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阳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

【注释】

①刺有大约:就是针刺的大法。

【译文】

黄帝问伯高说:我听说气的运行有逆有顺,血脉有盛有衰,针刺有大法,能听听吗?

伯高说:气行的逆与顺,是和自然界的阴阳、四时、五行相适应的;脉象的盛衰是用以诊察气血的虚实有余不足的。针刺的大法是必须明确掌握疾病可以刺、还是不可以刺、或已经到了不可针刺的程度这三种情况。

黄帝曰:候之奈何?

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熵熵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注释】

①逢逢(péng)之气:形容军队来势急疾,气势凶猛。逢逢,形容击鼓之声,引申有盛大之意。

②堂堂之阵:形容军队打仗时阵势盛大整齐。《孙子·军争》:“勿击堂堂之阵。”杜佑:“堂堂者,盛大之貌也。”

③熵熵():热盛。王冰:“熵熵,盛热也。”

④漉漉()之汗:大汗不止。漉,水流貌。

⑤浑浑之脉:脉象浊乱,无头绪。杨上善:“浑浑,浊乱也。凡候脉浊乱者,莫知所病,故不可刺也。”

【译文】

黄帝问:怎样诊察可刺与不可刺呢?

伯高说:《兵法》上曾说:作战时当敌方来势凶猛,气焰正盛时,不可迎击其锐势,面对敌军盛大整齐的阵容,不可冒然出击。《刺法》上说:热势炽盛的,不可刺;大汗淋漓的,不可刺;脉象模糊浊乱时,不可刺;脉象和病情不符的,不可刺。

黄帝曰:候其可刺,奈何?

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译文】

黄帝说:怎样诊察可刺的时机呢?

伯高说:高明的医生在疾病未发作之前针刺;其次,在病发,但邪气未盛时针刺;再次,在邪气已衰,正气欲复时针刺。技术低劣的医生,却在邪气正旺时针刺,或刺外形貌似强盛而实则内虚的人,或刺病情与脉象不符的人。所以医经上说:“在邪气盛的时候不能针刺,在邪气衰退时针刺,就会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高明的医生是在未病之前预先防治,并不是已经发病才去治疗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54)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56)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