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发明
来源:黄帝祭文汇编简注
创作时间:
一 、发明
( 一 ) 衣
《世本》:“黄帝作旃冕,胡曹作冕,伯余作衣裳,于则作扉屦。” 《拾遗记》:“轩辕始造书契,服冕垂衣,故有衮龙之颂。”
《路史 ·疏仡纪 ·黄帝》:“法乾坤以正衣裳,制衮冕,设斧敝,深衣大带, 扉屦赤舄,玄衣熏裳,红纩赘旒,以规际听之逸;房观翠翟,草木之化,染为文章, 以明上下之衰;祎衣榆展,以为内服,故于是有衮龙之颂。端璧瑞以奉天,委珩牙 以娉武。是以衣裳所在,而凶恶不起。”
( 二 ) 食
《古史考》:“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黄帝作瓦甑。” 《世本》:“雍父作舂。”
( 三 ) 住
《新语》:“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鸟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 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白虎通》:“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此宫室之始也。”
黄帝功德图绘
《黄帝内传》:“帝既斩蚩尤,因立台榭。无屋曰台,有屋曰榭。”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乃广宫室,壮堂庑,高栋深宇,以避风雨。作合 宫,建銮殿,以祀上帝,接万灵。”“即库台,设移旅,楹复格,内阶幽陛,提唐 山墙,熵干惟工,斫其材而砻之。”
《文中子》:“黄帝有合宫之听。” (四)行
《世本》:“骸作服牛,共鼓、货狄作舟。” 《拾遗记》:“轩辕变乘桴以作舟楫。”
《汉书》:“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者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 里之国万区。”
《古史考》:“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加马。”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命邑夷法斗之周旋,魁方标直,以携龙角,为帝 车大辂,故曲其输,绍大帝之卫。于是崇牙交族,羽掐爆稍,描剑华盖,属车副乘, 记里司马,以备道哄。司马师皇为牧正,臣脑服牛始驾,而仆跸之御全矣。”
《通鉴外纪》:“蚩尤为大雾,军士昏迷,轩辕作指南车以示四方。” 《黄帝内传》:“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记里鼓车居其右。”
《古今注》:“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 南车以示四方,遂禽蚩尤,而即帝位,故后常建焉。”
(五)农
《黄帝内传》:“黄帝升为天子,地献草木,述耕种之利,因之以广耕种。”
《论语纤》:“轩知地利,九牧倡教。”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
《黄帝内传》:“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
《路史 ·疏仡纪 ·黄帝》:“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八 家以为井,井设其中,而收之于邑。”
(六)工
《路史 ·疏仡纪 ·黄帝》:“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
《列仙传》:“宁封子,黄帝时人也,为黄帝陶正。”
(七)矿
《管子》:“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 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早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若 此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
《拾遗记》:“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黄帝伐蚩尤,陈兵于此,掘深 百尺,犹未及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炼石为铜,铜色青而利。”
《路史 ·疏仡纪 ·黄帝》:“上有丹矸者,下有黄银;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上有陵石,下有赤铜青金;上有代赭,下有鉴铁;上有葱,下有银沙。此山之见荣 者也。至于艾而时之,则货币于是乎成。乃燹山林,破曾薮,楚莱沛;以制金刀, 立五币,设九棘之利,而为轻重之法。”
( 八 ) 商
《路史 ·疏仡纪 ·黄帝》:“五置而有市,市有馆,以埃朝聘之需。”
(九)货币
《路史 ·疏仡纪 ·黄帝》:“于是立货币以制国用。”
(十)文字
《世本》:“史皇作书。”
《淮南子》:“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一作兔)夜哭”,“史皇生而能书”。
《孝经援神契》:“奎主文章,苍颉效象洛龟,曜书丹青,垂萌画字。”
卫恒《书势》:“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眠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 法立则。”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 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春秋元命苞》:“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授河图绿字,于是穷天下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 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治百有一十载,都于 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
《路史 ·疏仡纪 ·黄帝》:“乃命沮诵作云书,孔甲为史,执青纂记,言动惟实。” 《论衡》:“苍颉四目,为黄帝史。”
(十 一 )图画
《论衡》:“黄帝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
《龙鱼河图》:“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 (十二)弓箭
《世本》:“挥作弓,牟夷作矢。” 《古史考》:“黄帝作弩。”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命挥作盖弓,夷牟造矢,以备四方。” (十三)音乐
《吕氏春秋》:“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喻之阴,取 竹于懈豁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 宫。次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喻之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 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 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 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世本》:“伶伦造磬。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异二 均声。”
《易是类谋》:“圣人兴起,不知姓名,当吹律听声以别其姓。黄帝吹律以定 姓是也。”
《管子》:“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 一曰青钟大音,二 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五声既调,然后 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伶伦造律,采解豁之篁,断篁间三寸九分,为黄 钟之宫,曰含少。制十有二筒,以之阮喻之下,听凤之鸣,以定其雌,乃作玉律,以应候气,荐之宗庙,废治忽以知三军之消息,以正名百物,明民共财而定氏族。”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乃本阴阳,审风声,命荣援铸十二钟,以协月筒, 以诏英韶。调政之缓急,分五声以正五钟,令其五中以定五音。伶伦造声,以谐八 音。五音调以立天时,八音交以正人位,人天调而天地之美生矣。命大容作承云之 乐,是为云门;大卷著之控褐,以道其和。中阳之月,乙卯之辰,日在奎而奏之,
弛张合施,动静丽节,是故翕纯噭绎声而听严,五降之后而不弹矣。令曰《咸池》。”
《黄帝内传》:“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 一震五百里,连震 三千八百里。”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岐伯鼓吹铙角,灵鞠神钲,以扬德建武,厉士风 敌,而威天下。”
《黄帝内传》:“玄女请帝制角二十四以警众,请帝铸钳铙以凝雹之声。”
《古今注》:“短箫、铙歌,军乐也,黄帝使岐伯所作也,所以建武扬德、风 劝战士也。”
《山海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 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 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归藏》:“蚩尤,黄帝杀之于青丘,作枫鼓之曲十章: 一曰雷震惊,二曰猛 虎骇,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夺志,八曰 熊罴哮吼,九曰石荡崖,十曰波荡壑。”
(十四)医药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 外,喜怒攻之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 纪阴阳,极咨于岐雷而《内经》作。谨候其时,著之玉版,以藏灵兰之室。演仓谷, 推贼曹,命俞附、岐伯、雷公察明堂,空息脉,谨候其时,则可万全。命巫彭、桐 君处方,盆饵湔瀚刺治,而人得以尽年。”
《帝王世纪》:“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为难经,教制九针, 著内外术经十八卷。”
(十五)婚姻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氏定而系之姓,庶姓别于上,而戚殚于下,婚姻 不可以通,所以崇伦类、远禽兽也。”
《通鉴外纪》:“嫁娶相媒。” (十六)丧葬
《路史 ·疏仡纪 ·黄帝》:“乃饰棺衾以送死,封崇表木,以当大事。” (十七)历数
《世本》:“大挠作甲子,容成作历,隶首作数。” 《拾遗记》:“轩辕考定历,以吹玉律正璇衡。”
《路史 ·疏仡纪 ·黄帝》:“乃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命臾苡苡占星, 斗苞授规,正日月星辰之象。分星次象应,著名始终相验,于是乎有星官之书。浮 箭为泉,孔壶为漏,以考中星。命羲和占日,儒珥旺适,缨纽抱负,关启亡浮;尚 仪占月,绳九道之侧匿,纠五精之留疾;车区占风,道八风以通二十四;隶首定数, 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由是成焉。”
《隋书》:“星官之书,自黄帝始。”
(十八)阴阳五行
《春秋内事》:“黄帝师于风后,风后善于伏羲之道,故推演阴阳之事。”
《路史 ·疏仡纪 ·黄帝》:“大挠正甲子,探五行之情,而定之纳音。风后释之, 以致其用,而三命行矣。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于下,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而不 倍。命容成作盖天,综六术以定气象。问于鬼臾苡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对曰:‘天以六节,地以五制。周天气者,六期为备;终地气者,五岁为周。五六 合者岁,三千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六十岁千四百四十气为一周。太过不及,斯以见 矣。’乃因五量治五气,起消息,察发敛,以作调历,岁纪甲寅,日纪甲子,立正 爻以配气,致种爻以抵日,而时节定。是岁己酉朔旦南至,而获神策,得宝鼎。冕 侯问于鬼容苡,容苡对曰:‘是谓得天之纪,终而复始。’爰兴封禅,迎日推策, 造六十神历,积邪分以置闰,配甲子而设部。岁七十六以为纪,纪二十而部首定之, 原名握先,率二十而冬至复朔。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而策定,然后时惠而辰从。”
(十九)伞
《古今注》:“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 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二十)镜
《黄帝内经》:“帝与王母会于王屋,乃铸火镜十二面,随月用之,则镜始于轩辕矣。”
二、著作
《汉书 · 艺文志》关于黄帝及黄帝时人之著作如(左): 《黄帝四经》四篇(道家)
《黄帝铭》六篇(道家)
《黄帝君臣》十篇(道家)
《杂黄帝》五十八篇(道家) 《黄帝泰素》二十篇(阴阳) 《黄帝说》四十篇(小说)
《太壹兵法》 一篇(兵、阴阳) 《黄帝》十六篇(阴阳)
《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天文) 《泰阶六符》 一卷(天文)
《黄帝五家历》三十三卷(历谱) 《黄帝阴阳》二十五卷(五行)
《黄帝诸子论阴阳》二十五卷(五行) 《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杂占)
《黄帝内经》十八卷(医经) 《外经》十九卷(医经)
《泰始黄帝扁鹊俞附方》二十三卷(方经) 《神农黄帝食禁》七卷(方经)
《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房中) 《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神仙)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神仙) 《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神仙)
《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神仙) 《力牧》二十二篇(道家)
《力牧》十五卷(阴阳)
《容成子》十四篇(阴阳)
《成公生》五篇(名家)
《孔甲盘盂》二十六篇(杂家) 《封胡》五篇(阴阳)
《风后》十三篇(阴阳)
《风后弧虚》二十卷(五行) 《鹅冶子》 一 篇(阴阳)
《鬼容区》三篇(阴阳)
《容成阴道》二十六卷(房中)
《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房中)
《帝王世纪》:“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为《难经》,教制 九针,著内外《经》十八卷。”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河龙图发,洛龟书威,于是正坤乾,分离坎,倚 象衍数,以成一代之宜。谓土为祥,乃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
《乾坤凿度》:“炎帝、黄帝有易灵纬,太卜掌三易之法, 一曰连山,二曰归 藏。杜子春云:“连山宓戏,归藏黄帝。”
《路史 · 疏仡纪 · 黄帝》:“正日月星辰之象,分星次象应,著名始终相验, 于是乎有星官之书。”
《轩辕黄帝传》:“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
黄帝又著十六神历,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阴阳之道,作《胜负握机》之 图,及兵法要诀《黄帝兵法》三卷。
《河图出军诀》称黄帝得王母兵符又有:
《出军大帅年立成》各一卷 《太一兵历》 一卷
《黄帝出军新用诀》 一十二卷
《黄帝夏氏占兵气》六卷 《黄帝十八阵图》二卷
《黄帝问玄女之诀》三卷 《风后孤虚诀》二十卷
《务成子亥兵灾异占》十四卷
《鬼臾区兵法》三卷,图一卷 ……收得蚩尤兵书:
《行军秘术》 一卷 《蚩尤兵法》二卷
又见黄盖童子受《神芝图》七十二卷。适中岱,见中黄子,受九茄之方。 …… 广成子乃授以《自然经》 一卷。
《帝王世纪》:“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
《平津馆丛书》有:
《龙首经》二卷
《金匮玉衡经》 一卷 《玄女经》 一卷
《本行经》 一卷
《轩辕黄帝传》 一卷
《双梅景闇丛书》有: 《素女经》 一卷
《素女方》 一卷
《玉房秘诀》 一卷
《归藏》:“蚩尤……黄帝杀之于青丘,作枫鼓之曲十章: 一曰雷震惊,二曰 猛虎骇,三曰鸷鸟挚,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夺志,八 曰熊罴哮吼,九曰石荡崖,十曰波荡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