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地处国土中央,背倚黄土高原,南望关中平原,是中华文化山水格局的绝佳代表,被誉为“中华第一陵”。其陵轴线与胡焕庸线垂直相交,沮水呈龙形,且有四灵拱卫、九龙朝圣等奇观。陵庙城邑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传统山水形胜文化与人居环境理念 。
中华文明中,黄帝被尊 “人文初祖”,其功绩奠定华夏民族基础,开启文明新纪元。黄帝陵是文明连续性的历史锚点,现存陵庙体系、古碑及 8 万余株古柏,尤其 5000 年以上古柏,是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续性的物理和活态见证。
黄帝陵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国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共谋祖国统一,开创美好生活的一项重大活动。2006年,黄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黄帝陵 清明公祭典礼庄严神圣、气势宏大,树的是国威民魂,表达了祈愿国运昌盛、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 重阳民祭祥和温婉、古朴风雅,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表达的是老百姓祈愿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祖国繁荣、人民幸福的愿景。明、重阳祭典
陕西黄帝陵获得的国字号荣誉
陕西黄帝陵历代祭祀
陕西黄帝陵碑刻遗存内容—第一部分
乙巳(2025年)元宵佳节之际,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黄帝文化研究院)承办了赴延秧歌汇演,活动秉承黄帝陵文化之魂,赓续五千年文明之脉,高擎民族大团结之旗,呈现了一场贯通古今的文化盛宴,“中华一统自轩辕,文明一脉五千年,民族一体同心圆”三个方阵如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历史上各时期关于陕西黄帝陵的文献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封禅书》 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是否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