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之巅,在千年青松,万年古柏的环抱中,王蒙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带领听众游刃于文学、哲学与科学之间。整场讲座全程脱稿,深入浅出的言辞和通达的观点,让听众们认识了书本后面一个博闻强记,学贯中西,更为真实和博学的“大家
春暖花开处,身心徜徉时。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大家纷纷走出家门,远离城市踏青游玩,赏花休闲,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捕捉春天的美丽。近期,来到黄帝陵谒陵祭祖、观光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多,旅游正逐渐升温。
同根祭初祖 同心筑梦圆 ——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侧记
4月5日上午,出席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代表来到桥山种植新柏,表达保护祖陵、崇敬人文初祖之情。
由西北大学、黄帝陵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黄帝陵祭祀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论坛在陕西省黄陵县开幕。
网络中国节·清明 |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侧记:心香一炷祭轩辕 两岸同胞根叶连
4月3日,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筹备工作协调会召开,对清明公祭活动各项筹备工作再安排、再细化、再完善,安排对口接待任务、分析解决存在问题。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雄,县政协主席朱小虎等相关县级领导和筹委会“一办八组”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在黄帝之前,早有许多关于盘古、伏羲、女娲等远古英雄的神话传说;在黄帝之后,又有关于尧、舜、禹等部落首领的治理奇迹。既然中华民族存在过众多伟大的远古祖先,那么,为什么偏偏是黄帝成为了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呢? 我们或许可以从他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这句话言简意赅,准确地概括出黄帝陵祭祀的意义和实质,对黄帝陵作出了新的定位,是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顶层设计。
是否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