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保护整修始于唐代,历经各代,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整修,还规划建设文化园区,以传承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乙巳(2025年)元宵佳节之际,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黄帝文化研究院)承办了赴延秧歌汇演,活动秉承黄帝陵文化之魂,赓续五千年文明之脉,高擎民族大团结之旗,呈现了一场贯通古今的文化盛宴,“中华一统自轩辕,文明一脉五千年,民族一体同心圆”三个方阵如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陕西黄帝陵碑刻遗存内容—第一部分
陕西黄帝陵历代祭祀
陕西黄帝陵获得的国字号荣誉
黄帝陵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国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共谋祖国统一,开创美好生活的一项重大活动。2006年,黄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黄帝陵保护纳入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根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黄帝陵保护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旨在加强黄帝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始终以“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为己任,将精神文明建设同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打造了一座有历史厚度、文化温度、文明高度的精神家园。
2025年6月5日,黄陵县召开古树名木保护专题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古树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古柏保护工作。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县委书记刘矿平参加会议并讲话。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雄主持会议。
是否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