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57)
来源:黄帝内经
创作时间:
【题解】
本篇指出经脉与五脏相通连,其色泽与五脏主色相应。络脉与经脉相通连,阴络与经脉主色相应,而阳络的色泽则是随四时而变化的。并说明了络脉色泽变化的原因。本篇旨在讨论根据经络的色泽变化,以诊断疾病,故篇名《经络论》。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①,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②,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③;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④;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⑤,谓之寒热。
帝曰:善。
【注释】
①见:同“现”,显现。
②络之阴阳:即阴络、阳络。深在的络脉为阴络,浅在的络脉为阳络。
③泣:通“涩”。
④淖泽:滑利。
⑤具:尽,完全。
【译文】
黄帝问说:络脉显现于外,它的五色各不相同,有青、有黄、有赤、有白、有黑之异,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恒常不变,而络脉没有常色,容易变化。黄帝问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都与其所属经脉的颜色相应。
黄帝问:阴络与阳络也和其经脉的颜色相应吗?
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随着四时的转移而变化。寒气多则气血运行凝涩迟滞;气血运行凝涩迟滞,因而多见青黑之色;热气多则气血运行滑利急速;气血运行滑利急速,因而多见黄赤之色。这些都是正常的色泽变化,称为无病。如果五色全部显现,是寒热错杂之证。
黄帝说:讲得好!